一盅两件 ─ 茶盅里的情韵
香港文化博物馆
徐展堂中国艺术馆专题展览厅
2004年1月11日 - 2004年11月29日
 
所谓“一盅两件”便是上茶楼喝茶,一边品茗一边享用点心,香港人俗称“饮茶”。“一盅”是焗盅,或称盖杯,意即用盖杯泡茶,旧式茶楼“伙计”(茶楼侍应)拿着大水煲为茶客添水,现在大部份的茶楼都已改用茶壶取代盖杯,然而盖杯的设计却愈趋精巧,而且成为特色收藏。“两件”是指点心,如虾饺、烧卖等。香港的茶楼卖点心的方式独特有趣。以前点心员用布带缚着点心盘挂在胸前叫卖点心,后来才有满载不同种类的点心车挂着点心名称的牌子在茶楼出现。


除了点心以外,茶楼都供应不同种类的茶给茶客选择,如普洱、寿眉、香片等,不过“企堂”(茶楼侍应)问到茶客要喝什么茶的时候,“唔该普洱………”总是最热门答案。据说普洱茶不但止渴消滞,更不会涩口伤胃,所以特别受茶客青睐;加上普洱茶耐放、耐泡,茶楼老板可大量入货存储,一般家庭存放亦觉方便,自然倍受欢迎。近年陈年普洱更成为收藏对象。著名的老号茶饼,例如宋聘、同庆、同兴和同昌等,取价动辄万元,真是名符其实,“可喝的古董”。


究竟这些每天陪伴许多香港人的普洱茶是从何而来的呢? 不如让这个展览与你一边鉴赏有趣别致的盖杯藏品,一边细味普洱茶之乐。
 
展品精选

图:同兴饼茶
图:同兴饼茶
同兴筒茶(原包装复修模样)、同兴饼茶
二十世纪初期

古董普洱茶品鉴,讲求年份,有越陈越香,越老越醇之说,这些陈年老号所制作的普洱茶饼,被鉴赏收藏家列为普洱中之极品,而且非常罕有。


宋聘茶票
新星茶庄藏品

“茶票的内容、设计、印刷技术都随着不同时间而演变,可了解其时印刷技术、社会习俗及营商方法的蜕变。由于古董普洱饼茶不常见到,茶票亦成为爱好者的珍藏。” (杨慧章先生)
宋聘茶票


蓝印(甲/乙级)包装纸 蓝印(甲/乙级)包装纸
1950年代
王汉坚先生藏品

当时中茶公司为求促销,将饼茶分级包装,并于饼纸上以绿色墨水分别盖上“甲级”、“乙级”字样,以作识别。但弄巧反拙,对销售反为不利。茶公司遂用蓝墨水将“甲/乙级”字样遮盖,作无分级饼茶出售。但经年月洗礼,蓝墨色褪去,遂重现“甲级”“乙级”字样。


制茶模
1990年代
林奇苑茶行藏品

制茶模


茶筛 茶筛
新星茶庄藏品

茶行用各式大小疏密的茶筛分茶,有“捞”、“筛”、“挞”、“破”几个工序: “捞”:上下摇动,目的是把茶叶中较粗的摇到上层,较幼的落在下层。 “筛”:左右横向摇动,分选粗幼的茶叶。 “挞”:用力上下摇晃,把长直的茶骨分隔出来。 “破”:抛出茶末。


粉红地开光博古皮球花盖碗
清末至二十世纪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粉红地开光博古皮球花盖碗


彩绘花鸟蝴蝶盖碗 彩绘花鸟蝴蝶盖碗
清末至二十世纪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红地开光彩绘龙凤盖碗

清末至二十世纪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红地开光彩绘龙凤盖碗




其他展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