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雀鸟饲养文化与鸟笼制作工艺

香港开埠之初,华人大多聚居于港岛中、上环一带,因而战前最早出现的「雀仔街」是位于中环的阁麟街,其后,雀店陆续迁至上环得云茶楼附近的永吉街,再历经「雀仔桥」(即今日西营盘赛马会分科诊疗所前的行人桥);至和平后,百废待兴,港岛的雀店几乎全搬到九龙旺角康乐街(俗称「雀仔街」,即今日的朗豪坊)继续经营。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雀鸟饲养文化早已植根香港,成为市民日常消闲娱乐之一,同时也造就了本地鸟笼制作工艺的发展。此馆藏由林援森博士及家人捐赠,合共七个雀笼,都是1970至1990年代初购自康乐街,当中包括卓康、余达、陈坤及谢湘等本地和澳门著名鸟笼工匠的作品。

鸟笼是竹器和木工的结合,不单讲求质量,还要达到周正、扎实、通透三大要素。鸟笼外壁、笼底、笼顶、笼门、笼脚,处处都经过精雕细琢,尽显鸟笼师傅的制作工艺和心思。如果将挂钩、笼抽、挂饰和雀杯也计算在内,一个优质的鸟笼等闲也有十多种配件搭配。林博士及家人捐赠这批鸟笼可谓集竹篾艺术(笼身)、竹、木、牙雕艺术(笼脚、配件等)、漆艺(做漆)、金属工艺(笼钩、抽)于一身,鸟笼虽小,样样俱全。1

昔日,玩雀品鸟与饮茶文化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惜,旧式茶楼已日渐式微,早上挂满鸟笼,雀友们一面品茗,一面欣赏鸟儿歌唱的情景,今天已不复多见。旺角花墟附近的园圃街雀鸟公园作为「雀仔街」的重塑,或许成为香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雀鸟饲养文化的延续,同时亦成为雀友们「晒雀」、「品鸟」交换心得的好去处。

1. 请参阅〈《香港事‧情》日渐式微的玩雀文化〉,《思考HK》,2019年7月4日,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7/04/34905.html,检索日期:2021年4月8日。

 

《香港事‧情》日渐式微的玩雀文化

活跃于1950-1980年代的本地著名鸟笼工匠卓康师傅,约摄于1950年代末。图片来源:陈乐财师傅提供。

 

卓康师傅(右)正在指导手持钻孔工具的徒弟陈乐财(左)制作鸟笼,约摄于1950年代末。图片来源:陈乐财师傅提供。

卓康师傅(右)正在指导手持钻孔工具的徒弟陈乐财

 

师承卓康的陈乐财师傅

师承卓康的陈乐财师傅,从事鸟笼制作和维修已超过六十多年,今年将近八十高龄,但仍敬业乐业,充满匠人精神。

 

太子笼 / 澳门谢湘师傅制作 / 1981年 / 林援森博士及家人捐赠
笼身由八仙雕刻人物挂饰围绕,笼脚以八仙下凡、八仙拜寿和八仙过海等不同雕刻装饰作主题,寓意吉祥,造型生动,雕工精致。

太子笼 / 澳门谢湘师傅制作 / 1981年 / 林援森博士及家人捐赠

 

48枝相思笼 / 卓康师傅制作 / 1981年 / 林援森博士及家人捐赠

48枝相思笼 / 卓康师傅制作 / 1981年 / 林援森博士及家人捐赠
枝为鸟笼尺寸大小的量词,代表此笼是以48枝竹篾所制成。因笼身没有雕刻作装饰,故称为「素笼」,或称「斋笼」、「干身笼」。

 

 

 

 

笼脚内侧刻有「辛酉卓康」字样,
以示作者名称和1981年的 制作年份。

笼脚内侧刻有「辛酉卓康」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