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一樓 專題展覽館一、二及聚賢廳
2018年11月7日 – 2019年2月25日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電台聯合主辦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電台聯合籌劃

電台電視廣播與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發放新聞資訊、提供閒暇娛樂、見證社會大事或推廣歷史、文化及藝術等,廣播業一直陪伴着香港人成長,成為市民大眾的集體回憶。

1928年6月,香港政府接手經營民間廣播組織「香港無線電廣播社」,以GOW為台號啟播,成為香港電台的前身。自此,香港電台便成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隨著時代變遷,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使香港電台節目創優革新,除發展歷史最悠久的電台廣播外,香港電台隨後發展電視服務,繼而開發流動應用程式,以更貼近大眾的生活方式提供資訊及娛樂。

2018年,香港公共廣播踏入九十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藉此機會與香港電台合辦「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透過重塑錄音室與經典節目場景,和展出香港電台收藏的珍貴文物、照片和影音片段,展示香港廣播業和香港電台的發展路程,與觀眾一同回顧這條聲影長河每一個光輝時刻。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特備節目

 

展品精選

「馬可尼」式播音室用咪

「馬可尼」式播音室用咪

1930年代

 

電台節目表

1941年

電台節目表

 

真空管收音機

真空管收音機

1950年代

 

香港電台第二台《青春交響曲》節目主持紀念節目誕生五周年

1979年

香港電台第二台《青春交響曲》節目主持紀念節目誕生五周年

 

市民聚集在士多門口收聽電台廣播

市民聚集在士多門口收聽電台廣播

 

 

1979年2月20日,首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假香港喜來登酒店舉行。

 

1979年2月20日,首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假香港喜來登酒店舉行。

 

廣播劇錄音,聲效用具一應俱全。

廣播劇錄音,聲效用具一應俱全。

1963年

 

《小時候》劇照

1977年

《小時候》劇照

 

《三個小神仙》

《三個小神仙》
(左起)林姍姍、鄭丹瑞及何嘉麗

1987年

 

《香江歲月》裡姚煒穿著的1940至1950年代款式旗袍。

 

《香江歲月》裡姚煒穿著的1940至1950年代款式旗袍。

 

《香江歲月》裡姚煒穿著的1940至1950年代款式旗袍。

 

港台新二台啟播,演藝紅星(後排左三起)鄭少秋、許冠傑及周潤發現身到賀。

港台新二台啟播,演藝紅星(後排左三起)
鄭少秋、許冠傑及周潤發現身到賀。

1981年